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联系站长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武谚阐秘

仰视苍穹

  • 栏目:中华武术
  •  2014-05-01
  • 昌沧
  • 加入收藏
  • 0

[removed]  <!--      // -->  [removed]
  读过解守德先生著的海外版《太极内功心法》,令我受益匪浅,也令我惊喜不已。
  我受益,因我曾读过多年的《四书》《五经》、老庄之学,也没有像守德这样体验深刻,以达“养生,修心,生慧,通道”。
  我惊喜,我的这位忘年交,别后16年,真应刮目相看,其成就如此丰硕,实乃一代胜过一代。
  这些年来,我也读过一些关于太极拳的论著,虽然各有千秋,我也从中受益,但像守德这样自如地运用道家的“虚静、无为”,孔孟的“中庸、仁义”,佛家的“空灵、舍己”,医理的“气血、经络”、兵法的“动静、虚实”等哲理、精义,贴切地来解释、融合、运用到太极拳理之中,在当代实不多见!因而我认为这位奋发向上的年轻的学者,其心力之作,有其现实的指导意义和文化历史价值。他为我国武术太极拳理论的发展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作出了一份贡献。
  
  一
  
  我始终相信这样一条哲理:对每个人来说,勤奋加悟性再加机遇,就等于成功。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们共同参与筹创《中华武术》杂志时,守德就是这样身体力行的。他曾受指派到河南省登封市向少林拳名师学习少林大、小洪拳。通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和领悟,他不仅把拳学到了手,并且整理成书。可在《中华武术》杂志连载时,他既不图名,也不图利,最后只用名师本人的名字发表了。
  当时,编辑部人手少,他是负责技术的编辑。正如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劝学》中所说,他“三更灯火五更鸡”地广泛涉猎武术经典著作,辨拳理、究技艺,为干好本职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他分管的栏目如“名拳精选”“教学与训练”“武术入门讲座”“武术知识”“拳谚歌诀”等,他都用功地筛选传统名拳,用心地发掘名家教学、训练经验,竭诚地请名家深入浅出地撰写讲座文稿,且有计划地介绍一些主要武术知识和歌诀等。他是个很称职的编辑。
  
  二
  
  我们编辑部的同事都认为,守德是—位善于结合编辑业务努力学习的人。《中华武术》杂志创办时就立了—个规矩:凡在本刊工作的编辑、记者,对任何拳种门派的名师都称老师,可以向他们请益、学拳,但不得拜师递帖,以便团结整个武术界,更好地开展工作。守德虽精多种拳械,但大凡—有机会,如外出组稿、采访或参加各类武术活动时,就向各拳种门派的武术名师虚心求教。当年的名教授、名拳师、名教练,如温敬铭、张文广、吴图南、马岳梁、沙国政、何福生、孙剑云、李天骥、顾留馨、蔡龙云、吴彬、门惠丰、周元龙等等,都曾指点过他。后他又重点学习了田回老师的阴阳八卦掌。这些都是他提高技理、登堂入室的良师。
  《中华武术》杂志虽然给他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机遇(平台),但更多的是他自己善于抓住这个机遇。他在博览群书的同时,遵循着前辈“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松”的教诲,每天都挤出一定的时间,习拳练武,为他现在能游刃有余地发展自己的事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他又是一位勇于实践且善于从中汲取营养的人。他利用星期天,引来了一群外国留学生。他给学生们义务传授武术,以积累教学经验;又通过教学,向他们学习外语,且学以致用。在这个基础上,他与夫人李文英合作编著了我国首部《英汉、汉英武术常用词汇》,为武术界的莘莘学子提供了“良师益友”,办了一件大好事。且一发而不可收,又翻译出版了当时国际武术联合会通用的《国际武术竞赛套路》《四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等。
  
  三
  
  守德是个非常乐观的人。他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人民体育出版社工作,后转到《中华武术》杂志编辑部。当时社里条件特别艰苦,给他生活上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夫人不幸小产,他们连一个“窝”都没有。正好这时,我分到一套两居室,经我再三说服,他们才勉强答应搬进去。住了不到两个月,又死活不听我的劝导,搬到办公室打“游击”去了。他动情地说:“您老俩口加起来都要一百五十岁了,挤在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小破工棚里,我们于心不安。我们还很年轻,多吃点苦头,没啥!”
  既不怨天,也不尤人。守德,像孔夫子称赞其弟子“贤哉,回也”一样,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守德仍勤奋地工作,刻苦地学习。
  他曾对我说,他有过痛苦的童年。那是在人妖颠倒的年代里,幼小的他,常受不谙事理的小伙伴们的欺负。他冥思苦想后,就立志习武,以防身自卫。他的启蒙恩师当年也是处境困难。于是他们师徒二人,为躲过人们的耳目,只得在后半夜跑到村外的坟圈子里去练武。
  功夫不负苦心人。后来,他在全省武术比赛中,荣获拳术和器械两项冠军。同时,他又发愤读书,以优秀成绩完成了高中的学业,如愿以偿地考入了北京体育学院武术本科专业。我曾感叹地说,守德是一棵压在铁板下的好树苗,以其顽强的生命力,百折不挠地硬从铁板下拱了出来,现已是郁郁葱葱的大树了。
  
  四
  
  守德是位讲武德、重情义的人。他远在澳洲,得知老师田回在京仙逝时,悲痛不已。又发唁电,又汇外汇作为祭礼。其实那时的他,在经济上是很拮据的。他对我说,他们每天吃的面包都要等到下午3点以后去买,因这样可以便宜一半还多。有钱的人都是上午去买的,因这时的面包新鲜、松软、香甜。他每次回国到北京时,都要去探望田师母,还专程驱车到远郊去为老师扫墓、祭奠。
  大家常说,我同他们在一个“锅”里搅了8年,后来我离休了。守德仍一直不忘我这个老头儿。每年春节的除夕夜,他都要打来越洋电话给我问好拜年。有一年除夕,我习惯地等他的电话,已是下半夜两点了,我只得忐忑不安地去睡了。我耽心他那边是不是有什么情况。
  刚入眠,一阵急骤的电话铃声响了。我拿起机子一听,乐了:是守德和文英打来的。他说:“打了半宿,总说线路忙,现在总算是打通了!”
  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夫人是位贤内助。他们是贵州老乡,在大学里同班同修武术专业,毕业后又同当武术编辑,同译著一部武术工具书,现又殚精竭虑地同为传播中华武术、为人类的健康而努力奋斗。他们真是一对志同道合的好伴侣、好战友。
  他们还有一个漂亮、聪明、文静、人见人爱的“小公主”。
  我真为守德高兴!于是“诗”兴大作,就大言不惭地诌了四句:
  古今炼狱皆炎焰,
  火眼金睛终开颜。
  苍穹邀游尽沧桑,
  穷经研武始乃彦。
  责任编辑 王涛                                                    

返回目录

暂无内容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0@163.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吉ICP备09006692号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资助鼓励

如果您认为我们做的对您是有价值的,并鼓励我们做的更好,请给我们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