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联系站长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武谚阐秘

心系武术 情系教育(三)

  • 栏目:中华武术
  •  2014-05-01
  • 马文国
  • 加入收藏
  • 0

[removed]  <!--      // -->  [removed]
  题记:来上海一年多来,在导师邱丕相先生的指导下,一直潜心于学校武术教育的研究。面对中小学武术教育的萎缩和武术课在越来越多的学校黯然退让,我们每一个武术工作者心绪难以平静,感到有责任为学校武术教育探索一条出路。建立起适应中小学生实际需要并符合他们年龄心理特征的学校武术教育模式已经迫在眉睫,而不应简单地把竞技武术的模式照搬到学校之中,事实上,我们已经在接受惨痛的教训。因此从不同的学科领域,听取不同专家的意见,正确地去发现当前学校武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寻求解决的方法就显得尤为必要。2005年12月21日上午10点,上海的天空依然弥漫着潮冷的气息,我走进了华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季浏教授的办公室,想从一个长期从事学校体育教育的专家那里,为处于困境之中的学校武术教育寻求一份答案。
  马文国:首先感谢季院长在百忙之中安排出时间接受我的专访。您是学校体育教育方面的权威专家,导师邱丕相教授近年来也一直对学校武术教育倾入热情的关注,对学校武术教育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十分忧心,特别是现在在大都市里跆拳道受到许多年轻人的追捧,而中国武术却受到了冷遇,国家武术管理部门和一批学者也在积极探索学校武术教育的出路。在导师的安排下,我从去年开始走访了上海市闸北8中、长江2中,最近在走访上海精武体育会开展武术活动的一部分中小学。那么您作为研究以健康为理念的学校体育教育,对当前中小学体育课有什么看法,武术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季院长:当前正在进行中小学的体育课程改革,高校的体育课也在逐步改革,当然中小学的改革力度更大一些,操作层面更强一点。尽管在改革,武术在国家的课程改革中有相当程度的保障,也可以说得到了加强,这个在国家的课程改革标准中写得很清楚,在一些段落中还特别强调。多年来,我们也一直强调在中小学的体育课中开展武术教学,因为大家都十分清楚,武术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理应继承和发扬广大。学校体育现在注重的是健康体育的主导思想,是面向全体学生,不是面向少数运动员。那么我们应该有所区别,面向全体学生的武术和面对少数武术运动员的武术应该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不同。面向少数人的武术,那必然是长时间、大运动量、大密度的训练,对人的健康是没有多少好处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对人体的健康是有害的。学校体育教育是把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因为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康的国民,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它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应该与训练少数人的竞技武术有所区别。过去的武术课,我们有一个感觉,那就是一直在沿用训练武术运动员的模式和方法在训练和教学,不符合中小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需要,所以不受学生喜欢。因为训练运动员的套路比较难,也比较多,而我们体育课的时间有限,从训练学生的角度来讲,我们觉得是太难了。有时候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提不起兴趣,使得武术课搞不下去,这样学生怎么会喜欢呢?我想今后,在中小学要对那些竞技性很强的武术项目进行改造,使其更加适合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简单、实用、有趣、有效。这样,武术课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马文国:季院长刚刚谈到武术的实用,我的理解是武术本身的攻防技击和格斗功能,我们在中小学推广、普及武术的时候,是否应该强调这一功能?据我们了解,现在很多学校把安全放在首位,一些教练和精武会的老师也反映,如果过分地强调武术的格斗功能,一般情况下,学校的领导是不欢迎的,他们主要担心孩子学了格斗的武术会在校园里打架闹事,会发生安全问题,所以我们在中小学宣传武术的时候,往往回避或者淡化了武术这一重要的本质。但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如果淡化或者回避,那么武术在中小学就和广播体操的功能是一样的,我注意到您刚才以比较重的语气谈到了武术的“实用”,那么您对武术的实用是如何理解的?在中小学武术课中是否应该强调“实用”?
  季院长:我对实用的理解是学生生活的经验和实际需要相联系,是学生平时有感受和有经验的内容。比如说,学了武术,遇到突发事件,可以防身自卫,保护自己,还可以作为一种锻炼身体的手段,这就是与生活的实际需要相结合。你前面谈到了跆拳道在国内的风靡,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进行思考。跆拳道为什么这样流行,我觉得与这个项目本身的简单实用有关系,还有它的文化品味。跆拳道比太极拳还要受到学生的喜爱,太极拳更符合老年人的心理特征,但却不符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所以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在中小学开展太极拳的必要性,或者对太极拳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使其更加符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认知特征,现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不喜欢,靠强迫去实行,那么怎么能谈到这个项目的普及呢?我们在体育课中进行武术教学,应该在一定程度上重视武术本身的实用功能,当然不是要像军事上那样直接的应用,可以进行一定的艺术化处理,使学生回到一个场景里面,其实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情景教学法。比方说告诉学生在遇到歹徒和坏人的时候应该如何利用自己所学到的武术动作进行攻防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利用游戏的方法使他们掌握一个武术动作的实用方法。
  你刚才提到的攻防格斗,我觉得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符合的。我倒是提倡武术要有一点攻防格斗和擒拿的东西,但这跟街头打架的那些拳打脚踢肯定是要有所区别的。武术教学是要教会学生一些防身自卫的知识和技能,至于掌握多少是另外的问题,但至少要让学生知道武术可以用来防身自卫,懂得一些防身自卫的技能,我想这会受到学生欢迎。如果一味地推行过去那种所谓的“花拳绣腿”,学生是会拒绝的,因为学生现在可以选择的东西很多,如果在武术中学不到防身自卫的技能,就会到其他的项目中去寻找,包括跆拳道。学会攻防格斗的技能和提倡打架是两回事,假如因为惧怕学生打架而淡化武术的攻防格斗功能,无异于因噎废食。武术的特点在于攻防格斗,防身自卫,我们过去一直对这一点没有足够的重视,这也是我们今天的学校武术教育出现尴尬局面的一个重要因素。
  你这个选题我觉得很好,很有价值。我是全国体育课程改革小组的负责人,我们目前还比较缺乏从具体的项目研究课程改革,你搞这样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希望你能把它做好。
  马文国:邱先生一直有个愿望,就是想通过武术界专家的努力和教育界人士的呼吁,向有关部门提一个倡议,把武术从学校体育课中分离出来,像柔道在日本和跆拳道在韩国一样成为“国术课”,这样可能会更加有利于武术在中小学的推广和普及,使武术作为国术来履行弘扬民族精神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您觉得是否可行?                                                    
                                                                              [removed]  <!--      // -->  [removed]
  季院长:这个想法确实很好,但从目前来讲,有一定难度。国家在划分运动项目到时候,是以类来划分的,例如球类,不仅包括篮球、排球等,还包括民族体育的球类项目和一些新型项目。现在的教育部课程指导纲要里的划分是“武术类”,不仅包括中国的武术,当然也包括跆拳道和民间的一些体育项目,例如舞龙舞狮、踢毽子等。可以说,武术本身的内涵和外延都扩大了,不是民族民间体育的唯一项目,但是是一个重要项目,当然从技术内容和文化蕴涵方面来讲,踢毽子是不能和武术相提并论的。如果从体育课和民族民间体育中把武术单列出来,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是有难度的。
  还有一点,要凸现武术的重要性和特色,我认为可以发展体育校本课程,除正常的体育课之外,可以开发一些武术基础比较好的学校,把武术成为这些学校的特色项目,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些。你刚才提到的闸北8中和长江2中,我想可能都是把武术作为学校的特色项目来搞的。
  首先我们要使武术吸引人,不能强行地靠政策去推广普及,就因为它是国术,那样往往会适得其反。武术要吸引人,我觉得一是靠内容,二是靠教法,那么学校武术教育的内容和教法可能要进行改革。武术的内容很多,我们可以有所选择,选择那些适合进行课堂教学的内容,至于选择什么,你们可以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有把这些具体工作搞好了,使武术课的文化品味和技术内涵得到提升,那么武术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马文国:您谈得很好,让我想到了目前武术界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学校武术教育中显得尤为突出。据我在上海的调查,很多青少年不愿意学习武术套路,觉得那是“花拳绣腿”,没有防身价值。那么作为现代武术散打应该说是有很强的实用性的,但青少年宁可去学跆拳道和空手道,也不愿意去学武术散打,他们觉得散打缺乏文化品味,没有跆拳道看起来那么高雅,能够从学习的过程中体悟到很多有哲理的东西。我的师兄、您的学生戴国斌博士曾谈到散打是缺乏了中国文化的处理,远离了中国人的武术理想,而不像日本的大相扑那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也造成了我们的青少年对散打的漠视。那么从课程改革的角度,您对学校武术教育有些什么建议?
  季院长:我觉得归根到底是一个教学模式的问题。前面我已经谈到,我们在以往的武术课中,采用的是训练优秀运动员的模式,也就是你所讲的竞技武术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资配备方面都是以这一模式为准则的,没有或者说很少考虑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还有,应该把中国武术中那些最能代表文化和技术的内容充实到我们的学校武术教育之中,把这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来考虑,建立一个全新的武术教育模式是相当必要的。你谈到学校武术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还是教育模式的问题。
  刚才谈了内容和方法,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师资问题。
  我们现在所培养的武术老师,基本上都是全国各大体育院校毕业的,他们在学校里所掌握的也是竞技武术的教学模式,到了工作单位,所能承担的也就只有这个模式所规定的内容和教法,形成了一个大循环系统。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要在短时间内改变或者建立起一套全新的学校武术教育模式是有一定困难的。就这个问题邱老师曾和我谈过,他也一直在呼吁在体育院校里的本科招生应该对练习传统武术的年轻人网开一面,使他们能有机会进人体育的高等学府进行深造,这样将来他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传授传统武术。但我想在目前的考试体制下,操作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好像北体已经开始了实验,上体也在酝酿,应该是很好的尝试。
  马文国:模式确实很关键,是应该从根子上解决问题。邱先生也经常讲,中国武术那么多流派,有着丰富的内容,而我们却无法提供一套受广大青少年欢迎的东西出来。现在教育部在搞2+1工程,其中也有武术项目,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也在组织专家编写学校武术的教学内容,我们希望看到这些成果早日问世,能尽快改变当前学校武术教育的局面。
  责任编辑  王  涛                                                    

返回目录

暂无内容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0@163.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吉ICP备09006692号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资助鼓励

如果您认为我们做的对您是有价值的,并鼓励我们做的更好,请给我们关注和支持!